《中國國門時報》本報訊2月2日10時許,運載1200多噸武漢產化工產品的中老鐵路(武漢—瑯勃拉邦)國際貨運列車從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一期基地開出,經京廣、湘黔、貴昆等鐵路線運行,由云南磨憨口岸出境,全程運行近3000公里,7天后抵達老撾瑯勃拉邦火車站,比傳統海運節約一半以上時間。2022年6月20日,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首次從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示范基地出發。標志著湖北省與東南亞國家主要城市間以鐵路為載體的貿易通道得到進一步優化。目前已累計開行17列,共運送各類物資2.34萬噸。
湖北港口集團旗下長江新絲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北上連接“一帶”,南下連接“一路”,向東遙望長江經濟帶,是中老間重要的貨物運輸通道。
為保障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高效運行,武漢海關及時掌握企業運輸需求,量身定制監管方案,打通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區港聯動”優勢,依托陽邏綜合保稅區“一站式”通關服務,接駁鐵水聯運示范基地高效中轉,助力湖北武漢加快構建國際貿易和物流通道系統。武漢港亞國際供應鏈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與傳統海運方式相比,中老鐵路準點準時、貨損低、運輸時間短,極大地降低了外貿運輸成本。”
下一步,武漢海關將繼續支持陽邏港依托長江中游區位優勢,積極拓展鐵水聯運項目,延伸國際班列服務觸角;積極推廣水、鐵、公多式聯運,陸續開發中緬、中越、中泰等通道,將陽邏港打造為東盟貨物集散地,為湖北企業量身打造內陸“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