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重慶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順利通過海關總署驗收,標志著果園港成為重慶首個具備直接進口糧食資質的口岸,將進一步提升重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保障水平,降低企業貿易成本,增強口岸物流輻射帶動作用,更高質量促進重慶外向型經濟發展。
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位于重慶果園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內,場地包含靠泊接卸區域、糧食查驗平臺、進境糧食專用倉庫、檢疫處理區等功能區域,具備全封閉、可升降的查驗平臺5個,專用倉庫面積2385平方米,年處理能力達10萬噸。
重慶海關高度重視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的建設、驗收工作,多次組織現場調研、線上研討和專業培訓,成立工作專班,從立項申請、場地設施、硬件設備、配套制度等方面給予了大量指導。同時,積極爭取海關總署支持,采取遠程視頻驗收的形式,對該場地的建設情況及配套管理制度進行了審核驗收。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此次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正式通過海關總署驗收,切實保障了重慶及周邊地區糧油加工業、養殖業對進口糧食的迫切需求。下一步,重慶海關將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進口糧食檢疫監管,持續優化進口糧食監管流程,全力保障進口糧食安全、高效、便捷通關,助力重慶水運口岸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重慶海關口岸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的成功獲批,將進一步提升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開放能級,對于將果園港打造成為進出口糧食轉運重要港口、促進形成糧食產業集聚、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有信心嚴格落實好進口糧食檢疫安全主體責任,把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運營好。”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表示。
牛賢丹介紹,果園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投入使用后,將依托重慶國際大通道網絡和鐵公水空立體交通體系,突出果園港在多式聯運體系中鐵路、水運的獨特優勢,為重慶地區進口糧食產品通關、查驗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有利于提高相關企業口岸通關效率,降低企業倉儲、物流等貿易成本。
“近年來,在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內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包含重慶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果園港片區),進境肉類、糧食等多個指定監管場地的相繼通過驗收,依托日趨成熟的多式聯運體系、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果園港已成為西部地區運輸和貨物集散的重要窗口。”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